成語:一五一十
拚音 yī wú yī shí
解釋 五、十:計數單位。五個十個地將數目點清。比喻敘述從頭到尾,源源本本,沒有遺漏。也形容查點數目。
出處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二十五回:“這婦人聽了這話,也不回言,卻踅過來,一五一十,都對王婆和西門慶說了。”
例子 他把事情發生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向大家講了一遍。
語法 作狀語、補語;形容查點數目
歇後語 唱戲的打板子
典故
以五為單位計數。
《紅樓夢》二六回:“便把手絹子打開,把錢倒出來,交給小紅。小紅就替他一五一十的數了收起。”《儒林外史》五○回:“等他官司贏了來,得了缺,叫他一五一十算了來還你。”也比喻敘述得原原本本,清楚而無遺漏。
《金瓶梅》一○回:“這西門慶拜謝了胡老人,搖擺著來家,一五一十對潘金蓮說。”《紅樓夢》一一九回:“那丫頭是求了平兒才挑上的,便抽空兒趕到平兒那裏,一五一十的都告訴了。”茅盾《林家鋪子》五:“回到家裏,林先生支開了女兒,就一五一十對林大娘說了。”
英語 whole story as it had happened
日語 一部始終(いちぶしじゅう)
法語 exactement
德語 ausführlic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