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掩鼻而過
拚音 yǎn bí ér guò
解釋 捂著鼻子走過去。形容對腥臭肮髒的東西的嫌惡。
出處 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西子蒙不潔,則人皆掩鼻而過之。”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指厭惡
典故
形容對言行不潔十分厭惡。
宋楊萬裏《答施少才書》: “某昔讀書至此,必掩鼻而過之,今則不然,豈惟不掩鼻,又將褰裳而踐之。” ●《孟子·離婁下》: “孟子曰: ‘西子蒙不潔,則人皆掩鼻而過之。雖有惡人,齊戒沐浴,則可以祀上帝。’ ”惡: 醜。
齊戒: 即齋戒。
齊,通“齋” 。
古人於祭祀之前,沐浴更衣,不飲酒,不吃葷,以示誠敬,故稱。
孟子認為,如果越國美女西施身染肮髒,別人走過的時候,也會捂著鼻子; 如果麵貌醜陋的人齋戒沐浴,也可以祭祀上帝。
近義詞 人皆掩鼻
反義詞 蜂擁而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