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先發製人
拚音 xiān fā zhì rén
解釋 發:開始行動;製:控製,製服。原指丟動手的牌主動地位,可以控製對方。後也泛指爭取主動,先動手來製服對方。
出處 《漢書·項籍傳》:“先發製人,後發製於人。” 先發製人的故事
例子 劍波沒等這位警長開口,便理直氣壯地來個先發製人。(曲波《林海雪原》三)
語法 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主動出擊
指秦末會稽(guìjī桂基,治吳縣,今江蘇蘇州)郡守(一郡最高行政長官)殷通對項梁說:我聽說先發動下手的就能製服敵人。
後以此典泛指先下手取得主動以製服對方。
秦二世元年(前209年),陳勝等人在大澤鄉(今安徽宿縣東南劉村集)起義。
這年九月,會稽郡守殷通對項梁說:“長江以西的地方都造反了,這也是天要滅亡秦朝呀。我聽說先發動下手的就能製服敵人,後行動的就被敵人所製服。我想要起兵,派您和桓楚為將。”
【出典】:《史記》卷7《項羽本紀》297頁:“會稽守通謂梁曰:‘江西皆反,此亦天亡秦之時也。吾聞先即製人,後則為人所製。吾欲發兵,使公及桓楚將。’”
【例句】:清·張廷玉等撰《明史·徐學詩傳》:“蓋嵩權力足以假手下石,機械足以先發製人。” 阿英《晚清文學叢鈔·大馬扁》16回:“然則足下因太後謀殺皇上,故先發製人,就要圍頤和園,先謀殺太後嗎?” 巴金《沉默集·丹東的悲哀》:“時間已經急迫了,我們應該先發製人。” 曲波《林海雪原》三:“劍波沒等這位警長開口,便理直氣壯的來個先發製人。” 張天民《創業》:“現在的情勢是箭在弦上,不得不發。既然是不得不發,我就要先發製人。”
反義詞 後發製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