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烏飛兔走
拚音 wū fēi tù zǒu
解釋 烏: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,故稱太陽為金烏;兔: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,故稱月亮為玉兔。形容光陰迅速流逝。
出處 唐·韓琮《春愁》詩:“金烏長飛玉兔走,青鬢長青古無有。”唐·韋莊《秋日早行》詩:“行人自是心如火,兔走烏飛不覺長。”
例子 烏飛兔走,瞬息光陰,暑往寒來,不覺七載。(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十二回)
語法 作謂語、補語;形容光陰過得很快
典故
源見“三足烏”、“玉兔”。
謂時光流逝。
元 不忽木《點絳唇.辭朝》:“你看這迅指間烏飛兔走。假若名利成,至如田園就,都是些去馬來牛。”明 高明《琵琶記.高堂稱壽》:“歎瞬息烏飛兔走,喜爹媽雙全,謝天保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