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穿針引線
拚音 chuān zhēn yǐn xiàn
解釋 使線的一頭通過針眼。比喻從中聯係、拉攏。
出處 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》卷一二:“萬乞吳二娘怎生做個方便,到黃府親見小姐詢其下落,做個穿針引線之人。”
例子 從前是販賣雲土和軍火的大商人,現在給老頭子和外國人穿針引線……。(梁信《從奴隸到將軍》上集第二章)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指起中間聯係作用
典故
漢.劉向《說苑.善說》:“寡人聞之:縷因針而入,不用針而急;女因媒而成,不因媒而親。”後比喻從中撮合拉攏。
清.鄭誌鴻《常語尋源》卷下:“世謂媒介為引線人,為人牽說事情者曰穿針引線。”《西湖二集》卷一二:“萬乞吳二娘怎生做個方便,到黃府親見小姐詢其下落,做個穿針引線之人。”亦作“引線穿針”。
《兒女英雄傳》二四回:“安老爺、安太太便在這邊暗暗的排兵布陣,舅太太便在那邊密密的引線穿針。”
近義詞 牽線搭橋
反義詞 挑撥離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