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惝恍迷離
拚音 chǎng huǎng mí lí
解釋 惝恍:也作:“惝況”,失意的樣子。迷離:模糊不清。指茫然若失而模糊不清的樣子。
出處 清·沈謙《填詞雜說》:“詞不在大小淺深,貴於移情。‘曉風殘月’、‘大江東去’,體製雖殊,讀之皆若身曆其境,惝恍迷離,不能自主,文之至也。”
例子 這所房子從運河中看,好像在水裏。下兩層是玲瓏的架子,上一層才是屋子;這是很巧的結構,加上那豔而雅的顏色,令人有~之感。 朱自清《威尼斯》
典故
清·沈謙《填詞雜說》:“詞不在大小淺深,貴於移情。‘曉風殘月’、‘大江東去’,體製雖殊,讀之皆若身曆其境,惝恍迷離,不能自主,文之至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