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水龍吟·雞鳴風雨瀟瀟》譯文及注釋

水龍吟·雞鳴風雨瀟瀟

[明朝] 劉基

雞鳴風雨瀟瀟,側身天地無劉表。啼鵑迸淚,落花飄恨,斷魂飛繞。月暗雲霄,星沉煙水,角聲清嫋。問登樓王粲,鏡中白發,今宵又添多少。
極目鄉關何處?渺青山、髻螺低小。幾回好夢,隨風歸去,被渠遮了。寶瑟弦僵,玉笙指冷,冥鴻天杪。但侵階莎草,滿庭綠樹,不知昏曉。

譯文及注釋

譯文
風雨蕭瑟,雞聲四起,我置身天地竟沒有像劉表這樣的人才,啼鳴的杜鵑流著淚,落花含著遺憾飄落下來,哀傷柔弱。月亮因天空顯得昏暗,星星隱於薄霧,角聲飄渺,想問問作《登樓賦》的王粲,鏡子中自己的白發,又增添了多少啊。
遙望家鄉在何處,青山渺茫,山峰矮小,幾次美夢,都隨著風兒離去了,被山峰遮住,琴瑟的弦僵住了,吹奏玉笙的手指發冷,隻能遙望高飛的鴻小在天邊,沒階的莎草和蔽日的庭樹,使人難辨晨昏。

注釋
雞鳴:化用《詩經·風雨》“風雨瀟瀟,雞鳴膠膠”。
側身:同“廁身”,即置身。
劉表:東漢高平人,字景升,官荊州刺史。當時中原戰亂,荊州一隅較為安寧,士民多歸之。
角:古代軍中的一種樂器。
王粲:字仲宣,三國時人,曾依劉表。曾作《登樓賦》抒寫因懷才不遇而產生的思鄉之情。建安七子之一。
髻螺:婦女頭上盤成螺形的發髻。此喻指山峰。
冥鴻:高飛的鴻小。
天杪:杪,樹木的末梢。天杪,即天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