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憫黎詠》說明

憫黎詠

[明朝] 錢嶫

葉落當歸根,雲沉久必起。
黎人多良田,征歛苦倍蓰。
誅求盡餘粒,尚豢犢與豕。
昨當租吏來,宰割充盤幾。
吏怒反索金,黎民那有此。
泣向邏者借,刻箭以為誓。
貸一每輸百,朘削痛入髓。
生當剝肌肉,死則長已矣。
薄訴吏轉嗔,鎖縛不複視。
黎兒憤勇決,挺身負戈矢。
槍急千人奔,犯順非得已。
赫赫王章存,令人棄如紙。

朔風戒良節,赫赫張皇師。
軍門號令嚴,震肅將天威。
壯士快鞍馬,鋒鏃如星飛。
一舉破賊壘,刀斧紛紜揮。
剖屍越邱阜,踏血腥川坻。
白日暗西嶺,瘴氣昏餘暉。
翅鼠墮我前,饑鳥逐人歸。
征夫懷慘憂,涕泗沾我衣。
黎人本同性,雲何發禍機?
神武貴勿殺,不在斬獲為。
息火當息薪,弭兵當弭饑。
誰生此厲階,哲士知其非。

說明

錢嶫於明嘉靖二十八年隨軍到海南島參加平黎,寫《憫黎詠》詩六首,前四首寫黎峒的自然環境和征黎行軍見聞;後二首紀事與評論。這裏選其後二首。明嘉靖年間,崖州太守邵浚貪婪暴虐,橫征暴斂,勒索黎民無以為生,峒首那燕率眾暴動,朝廷派遣十萬兵進行鎮壓,黎民被殺五千餘人。詩人參加這次平黎,目睹其慘狀,心懷憂傷,憫憐之,深知“民之饑,以其上食稅之多”,造成這種禍端在於貪官,是官迫民反。然此行,動幹戈而殺戮黎民,明哲之士應該知道其非策。表現詩人堅持正義,譴責貪官,同情黎民的人道精神。具有一定的人民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