滿江紅·屈指興亡

[明朝] 張煌言

屈指興亡,恨南北、黃圖消歇。便幾個、孤忠大義,冰清玉烈。趙信城邊羌笛雨,李陵台上胡笳月。慘模糊、吹出玉關情,聲淒切。
漢宮露,梁園雪。雙龍逝,一鴻滅。剩逋臣怒擊,唾壺皆缺。豪傑氣吞白鳳髓,高懷眥飲黃羊血。試排雲、待把捧日心,訴金闕。

譯文及注釋

譯文
歲月無幾,屈指可數,而大明版圖自北到南消歇殆盡。在江山變色、民族頭爭尖銳激烈的年代裏,堅持忠義大節的冰清玉潔的誌士又有幾個呢?趙信城、李陵台都曾是追殲敵人的凱旋處,或者是追思故國的望鄉地,現在傳來的是幽幽羌調,嗚嗚胡笳。曲調嗚咽幽怨,聲聲淒厲。
漢宮、梁園的輝煌一去不複返。雙龍逝,魯王也已不在。但自己即使是逃亡之臣,依然怒擊唾壺。氣吞白鳳髓,飲盡敵人血。

排開雲霧,隻為向逝去的帝王表述我的忠心。

賞析

“怒發衝冠,憑闌處、瀟瀟雨歇。”嶽飛的一闕《滿江紅》,千古傳誦,激勵著多少誌士仁人的壯懷。張煌言吟誦之作,不禁“仰天長嘯”,步其原韻,寫下了自己的《滿江紅》。
   
“屈指興亡,恨南北、黃圖消歇”。

歲月無幾,屈指可數,而大明版圖自北到南消歇殆盡。從順治元年(1644)到康熙三年(1664),清王朝消滅了弘光、隆武、永曆等南明政權和各地的抗清鬥爭,一統天下。這二十年,在漫長的曆史發展中,不過是一刹那。但立國二百七十多年的明王朝居然迅速覆滅,真正是憾事、恨事、傷心事。“便幾個”二句,慨歎在江山變色、民族頭爭尖銳激烈的年代裏,能夠發揚民族正氣,堅持忠義大節的冰清玉潔的誌士,實在太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