剔剔撻撻 |
象聲詞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一○五回:“説罷,仍舊坐在帳桌上去,取過算盤帳簿... |
剔留禿魯 |
亦作“剔留禿圞”。圓轉貌。 元 劉唐卿 《降桑椹》第一折:“看他兩箇眼,剔留禿魯的。... |
啼哭郎君 |
譏辦事無能,隻知啼哭了事者。 宋 羅大經 《鶴林玉露》卷一:“ 曲端 在 陝西 ,甚有威... |
提刀弄斧 |
泛指武功之事。 宋 無名氏 《小孫屠》戲文第四出:“性氣剛強,隻要提刀弄斧。” |
提勁撒野 |
粗野,放肆。 沙汀 《淘金記》二:“他想提醒大家,他不僅是個老爺,還是個道地的袍哥... |
提鈴喝號 |
指夜間警戒之事。 元 湯式 《集賢賓·友人愛姬為權豪所奪》套曲:“更做道 孫武子 教來... |
提學禦史 |
◎ [officer who superintend and direct education] 官名,在兩京督察學政的禦史。提學... |
踢收禿刷 |
方言。形容仔細打量人的樣子。 元 金仁傑 《追韓信》第一折:“他把我踢收禿刷觀覷,則... |
踢雪烏騅 |
良馬名。以其四蹄皆白、通身烏黑,故名。《水滸傳》第五五回:“﹝ 呼延灼 ﹞便從中軍... |
踢腳絆手 |
跌跌撞撞的樣子。《西遊補》第一回:“ 行者 看見,心中焦躁,耳朵中取出金箍棒,拿起... |
踢斛淋尖 |
舊時盤剝百姓、多收賦糧的一種手段。踢斛,用腳踢動裝滿糧食的斛鬥,使米粒密集充實,... |
踢裏踏拉 |
象聲詞。 魏巍 《東方》第一部第二章:“他的開花鞋踢裏踏拉地,‘就是這個討厭。’他... |
踢踢碰碰 |
行走跌撞貌。 聶紺弩 《論時局》:“我一麵踢踢碰碰,一麵怨天尤人,帶著在渾身傾瀉的... |
踢嚓咯嚓 |
象聲詞。 楊朔 《三千裏江山》第十五段:“這一來,洋鎬掄的歡起來,踢嚓咯嚓,光見地... |
踢良禿欒 |
飄轉貌。 元 費唐臣 《貶黃州》第二折:“寒森森朔風失留疎剌串,舞飄飄瑞雪踢良禿欒旋... |
踢裏拖落 |
象聲詞。 魏巍 《在風雪裏》:“大衣拖著地,踢裏拖落地走著。” |
踢槍弄棒 |
猶言使槍弄棒。《何典》第九回:“眾鬼都踢槍弄棒到後北監門口。” |
踢踢絆絆 |
行走跌撞貌。 莫應豐 《竹葉子》:“五十九歲的 冬至 二爹摸黑走進門,踢踢絆絆來到 張... |
題目正名 |
戲曲用語。 元 明 雜劇和南戲的劇情提要。通常在結尾處用一聯或二聯對句,概括全劇主要... |
題名鄉會 |
宋 代進士及第,各集同鄉於佛寺,列書姓名,以資紀念,謂之題名鄉會。 宋 趙昇 《朝野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