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實相副 |
名聲和實際一致。 |
名士風流 |
名士的風度和習氣。指有才學而不拘禮法。 |
名下無虛 |
原意是名氣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實學。後比喻名不虛傳。 |
名震一時 |
名聲震動當時社會。 |
名正言順 |
原指名分正當,說話合理。後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,道理也說得通。 |
明白了當 |
形容說話或做事幹淨利落。 |
明辨是非 |
分清楚是和非、正確和錯誤。 |
明察暗訪 |
從明裏細心察看,從暗裏詢問了解。指用各種方法朝廷調查研究。 |
明察秋毫 |
明察:看清;秋毫: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。原形容人目光敏銳,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。後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。 |
明察秋毫之末,而不見輿薪 |
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,而看不到一車柴草。比喻隻看到小處,看不到大處。 |
明恥教戰 |
教導士兵作戰,使他們知道退縮就是恥辱,因而能夠奮勇向前,殺敵取勝。 |
明窗淨幾 |
形容室內明亮、整潔。 |
明德惟馨 |
明德:美德;惟:是;馨:散發的香氣。真正能夠發出香氣的是美德。 |
明發不寐 |
明發:破曉,天色發亮;寐:昨。通宵未睡。 |
明火執杖 |
點著火把,拿著武器。原指公開搶劫。後比喻公開地、毫不隱藏地幹壞事。 |
明見萬裏 |
對於外界或遠方的情況,知道得很清楚。也比喻人有預見。 |
明教不變 |
教令明確,讓老百姓有所適從,便不會發生變亂。 |
明鏡高懸 |
傳說秦始皇有一麵鏡子,能照人心膽。比喻官員判案公正廉明。 |
明來暗往 |
公開或暗地裏來往。形容關係密切,往來頻繁。 |
明媒正娶 |
明、正:形容正大光明。舊指正式婚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