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口相傳 |
不著文學,口頭相傳。 |
口蜜腹劍 |
形容兩麵派的狡猾陰險。 |
口若懸河 |
講起話來滔滔不絕,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。形容能說會辨,說起來沒個完。 |
口尚乳臭 |
嘴裏還有奶腥味。表示對年輕人的輕視。 |
口是心非 |
嘴裏說得很好,心裏想的卻是另一套。指心口不一致。 |
口說無憑 |
單憑口說,不足為據。 |
口誦心惟 |
誦:朗讀;惟:思考。口中朗誦,心裏思考。 |
口頭禪 |
原指和尚常說的禪語或佛號。現指經常掛在口頭上而無實際意義的詞句。 |
口吐珠璣 |
珠、璣:都是珠寶,圓的叫珠,不圓的叫璣。形容說話有文采。 |
口吻生花 |
比喻談吐文雅。 |
口血未幹 |
古時訂立盟約,要在嘴上塗上牲口的血。指訂約不久就毀約。 |
口燥唇幹 |
口腔和嘴唇都幹了。形容話說得很多或費盡口舌。 |
口中雌黃 |
雌黃:即雞冠石,過去寫字用黃紙,寫錯了就用雌黃塗沫後重寫。隨口更改說得不恰當的話。比喻言論前後矛盾,沒有一定見解。 |
口中蚤虱 |
比喻極易消滅的敵人,猶如口中之虱。故又作“口中虱”。 |
口誅筆伐 |
從口頭和書麵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。 |
叩馬而諫 |
勒住馬頭進行規勸。形容竭力進行勸諫。 |
叩石墾壤 |
叩:敲打;墾:開墾。敲石挖土。指破土動工。 |
扣槃捫燭 |
扣:敲;捫:摸。比喻認識片麵,未得要領。 |
扣人心弦 |
把心比作琴,撥動了心中的琴弦。形容事物激動人心。 |
枯苗望雨 |
形容殷切盼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