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之即來,揮之即去 |
即:就,立刻;揮:揮手。叫他來就來,叫他走就走。形容統治階級對下屬或奴才的任意使喚。 |
呼之欲出 |
呼:叫,喊。形容人像畫得逼真,似乎叫一聲就會從畫中走出來。泛指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描寫十分生動。 |
胡打海摔 |
比喻經得起磕碰,不嬌貴。 |
胡肥鍾瘦 |
胡:三國時的胡昭;鍾:三國時的鍾繇。胡昭的字體肥,鍾繇的字體瘦。形容書法各擅其美。 |
胡服騎射 |
胡: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數民族。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服飾,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、射箭等武藝。 |
胡攪蠻纏 |
不講道理,糾纏不放。 |
胡說八道 |
沒有根據或沒有道理地瞎說。 |
胡思亂想 |
指沒有根據,不切實際的瞎想。 |
胡天胡帝 |
胡:何;帝:指天神。什麽是天,什麽是帝。原形容服飾容貌像天神一樣美麗,後也表示尊敬崇仰。 |
胡言亂語 |
指沒有根據,不符實際的瞎說,或說胡話。 |
胡越之禍 |
古代中原的胡國和越國之間經常發生戰事,因此用“胡越之禍”來比喻戰禍。 |
胡作非為 |
胡:亂;非:不對。不顧法紀或輿論,毫無顧忌地做壞事。 |
壺漿塞道 |
壺漿:以壺盛著酒漿;塞道:擠滿道路。形容群眾歡迎自己所擁護的軍隊的場麵。 |
壺中日月 |
舊指道家悠閑清靜的無為生活。 |
湖光山色 |
湖的風光,山的景色。指有水有山,風景秀麗。 |
猢猻入布袋 |
猢猻:猴子。猴子進了口袋。比喻行動失去約束。 |
囫圇半片 |
囫圇:完整的,整個兒的。一個整體中的一部分。指隻聽懂或理解了其中的大概意思。 |
囫圇吞棗 |
囫圇:整個兒。把棗整個咽下去,不加咀嚼,不辨滋味。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。 |
狐虎之威 |
狐狸與老虎相互勾結而表現出來的威勢。比喻權貴當道者與其爪牙串通一氣而發出的淫威。 |
狐假虎威 |
假:借。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。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