盜名欺世 |
盜:竊取;名:名譽;欺:欺騙。竊取名譽,欺騙世人。 |
盜亦有道 |
道:道理。盜賊也有他們的那一套道理。 |
盜憎主人 |
主人:物主。盜賊憎恨被他所盜竊的物主。比喻邪惡的人憎恨正直的人。 |
盜蹠之物 |
蹠:人名,傳說是先秦時起義軍領袖,封建社會稱之為盜蹠,代指壞人;物:物品。指盜賊搶劫來的東西。 |
盜鍾掩耳 |
盜:盜竊;鍾:古代一種樂器。偷鍾時捂住自己的耳朵。比喻自欺欺人。 |
悼心失圖 |
悼:悲傷;圖:謀劃。因悲痛而失去了主張。 |
道傍之築 |
比喻無法成功的事。 |
道邊苦李 |
比喻庸才,無用之才。 |
道不拾遺 |
遺:失物。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拾走。形容社會風氣好。 |
道不同不相為謀 |
走著不同道路的人,就不能在一起謀劃。比喻意見或誌趣不同的人就無法共事。 |
道存目擊 |
一個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養,人們隻需一接觸便能感受得到。 |
道大莫容 |
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,所以天下容納不了他。後用以正確的道理不為世間所接受。 |
道德文章 |
指思想品德和學識學問。 |
道而不徑 |
道:走路。徑:小路。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,以免遇到危險。 |
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 |
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。後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後往往麵臨新的更大的困難。 |
道高益安,勢高益危 |
益:更加;勢:權勢。道德越高尚,為人處事好,就越安全;權勢越大,更容易濫用權力,剛愎自用,就越危險。 |
道盡塗殫 |
塗:通“途”;殫:盡。到了無路可走的境地。比喻窮途沒路,末日來臨。 |
道盡途窮 |
道、途:路。走到路的盡頭。形容無路可走,麵臨末日。 |
道殣相望 |
殣:餓死。道路上餓死的人到處都是。 |
道路以目 |
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談,隻是以目示意。形容人民對殘暴統治的憎恨和恐懼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