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商君法
拚音 shāng jūn fǎ
解釋 借指嚴明的法令。梁啟超《戊戌六君子傳》: “其治事如商君法,如孫武令,嚴密縝栗,令出必行,奴仆無不畏之,故事無不舉。” ●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 秦孝公在公孫鞅的勸諫下,決定接受變法主張,頒布變法政令。“令行於民期年,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。於是太子犯法。衛鞅曰: ‘法之不行,自上犯之。’ 將法太子。太子,君嗣也,不可施刑,刑其傅公子虔,鯨其師公孫賈。” 期(ji)年: 周年。衛鞅 (前390—前338): 複姓公孫,名鞅,衛國人,孝公封其地於商(今陝西商縣東南),故又名商鞅或商君。戰國時期,政治家商鞅力勸秦孝公變法圖強,孝公采納了他的建議,並命令他製定變法政令。其法令嚴明,王子犯法,與庶民同樣治罪,故使秦很快走向強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