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圖王不成,其弊猶可以霸
拚音 tú wáng bù chéng qí bì yóu kě yǐ bà
解釋 圖:謀求。王:王業,古指夏禹、商湯、周文王武王等聖君所建立的功業。弊:失敗,敗壞。霸:霸業,古指齊桓、晉文等霸主所建立的功業。`16``1`打算實行王業不成功,退一步還可完成霸業。`16``1`古代儒家認為“霸業”次於“王業”。語出漢.王充《論衡.氣壽篇》:“語曰:‘圖王不成,其弊可以霸。’霸者王之弊也。”漢.桓譚《新論.王霸》:“儒者或曰:‘圖王不成,其弊亦可以霸。’此言未是也。傳曰:孔氏門人五尺童子不言王霸事者,恐其違仁義而尚權詐也。”《後漢書.隗囂傳》:“若計不及此,且畜養士馬,據隘自守,曠日持久,以待四方之變。圖王不成,其弊猶可以霸。”後也表示退一步著想。唐.皇甫湜《答李生第一書》:“學文之初,且未自盡其才,何遽稱力不能哉?圖王不成,其弊猶可以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