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琴瑟不調,甚者必解而更張
拚音 qín sè bù diào shèn zhě bì jiě ér gèng zhāng
解釋 琴、瑟:古代兩種弦樂器。更張:重新上弦、換弦或調整弦的鬆緊,使樂器聲音和諧。`16``1`琴瑟在演奏時聲音不和諧,有必要改換樂器上的弦,重新調整安裝。`16``1`比喻政令不合時宜時,必須加以調整改革。語出《漢書.董仲舒傳》:“竊譬之琴瑟不調,甚者必解而更張之,乃可鼓也;為政而不行,甚者必變而更化之,乃可理也。”《晉書.劉頌傳》:“陛下禦今法為政將三十年,而功未日新,其咎安在?古人有言:琴瑟不調,甚者必改而更張。”《宋書.樂誌》引何承天《上邪篇》:“琴瑟時不調,改弦當更張。”也單引〔琴瑟不調〕。比喻夫妻感情不和。唐.趙磷《因話錄》卷一:“郭汾陽子曖嚐與升平公主琴瑟不調。”《太平廣記》卷四九二引《靈應傳》:“涇陽君與洞庭外祖世為姻戚,後以琴瑟不調,棄擲少婦,遭錢塘之一怒,傷生害稼,懷山襄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