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兩腳狐
拚音 liǎng jiǎo hú
解釋 兩隻腳的狐狸。形容像狐狸一樣狡猾的人。出自唐楊再思事跡。參見“蓮花似六郎”條。延載元年(694年)楊再思為宰相。他在相位十餘年,專以投武後之所好為能事。一次,張昌宗犯罪,司刑少卿桓彥範劾免其官。而武後卻想釋免之,便問宰相道:“昌宗於國有功嗎?”楊再思答道:“昌宗為陛下治丹,使陛下病好了。這應算是功勞!”武後很高興。自此以後,人們便都敬佩桓彥範而看不起楊再思。左補闕戴令言甚至作《兩腳狐》賦以譏之。
典故
《新唐書》卷109《楊再思傳》4099頁:“張昌宗坐事,司刑少卿桓彥範劾免其官,昌宗訴諸朝,武後意申釋之,問宰相:‘昌宗於國有功乎?’再思曰:‘昌宗為陛下治丹,餌而愈,此為有功。’後悅,昌宗還官。自是天下貴彥範,賤再思。左補闕戴令言賦《兩腳狐》以譏之,再思怒,謫令言為長社令,士愈蚩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