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
拚音 rén zhě jiàn rén zhì zhě jiàn zhì
解釋 仁者見它說是仁,智者見它說是智。比喻對同一個問題,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。
出處 《周易·係辭上》:“仁者見之謂之仁,智者見之謂之智。”
例子 俗話說: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,所以我們對這些人的看法應該理解。
語法 作主語、分句;形容對某問題的不同看法
典故
原指對於相同事物,不同水平者認識不一;後則泛指所見各有所長,不能相互取代。
《易經》上說,對於天道,仁愛的人解釋為仁,聰明的人解釋為智,而一般人,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它,卻毫無所知。
因而,君子的學說義理,知道的人就更少了。
後亦簡稱為見仁見智。
【出典】:《易·係辭上》:“仁者見之謂之仁,知者見之謂之知,百姓日用而不知;故君子之道鮮矣。”
【例句】:《周易集解》13引侯果:“仁者見道,謂道有仁;知者見道,謂道有知也。”
近義詞 各執己見
反義詞 異口同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