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談經奪席
拚音 tán jīng duó xí
解釋 《後漢書.戴憑傳》載:“〔戴憑〕年十六,郡舉明經,征試博士,拜郎中。時詔公卿大會,郡臣皆就席,憑獨立。光武問其意。憑對曰:‘博士說經皆不如臣,而坐居其上,是以不得就席。’帝即詔上殿,令與諸儒難說,憑多所解釋。帝善之,拜為侍中。”一次朝會,皇帝令群臣說經,相互問難,經解不通者讓席位於能通解者。戴憑連奪五十餘席,京中人誇其“解經不窮戴侍中”。後以“談經奪席”指在討論學問中高人一籌,能折服他人。清 平步青《霞外攟屑.詩話下》:“抗顏聊為師,談經屢奪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