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疑行無成,疑事無功
拚音 yí xíng wú chéng yí shì wú gōng
解釋 疑:懷疑,猶豫;成:成功。行動猶豫疑慮,就不能成功,做事疑慮重重就不會有效果。
出處 《商君書•更法》:“臣聞之,疑行無成,疑事無功。”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勸誡人
典故
《商君書.更法》:“臣聞之:疑(懷疑,猶豫不定)行無功,疑事無成。(功:功效;成:成就)君亟(趕快)定變法之慮,殆無顧天下之議之也。”亦作“疑行無名,疑事無功。”
行動猶豫就不會有成就。
後因以“疑事無成,疑事無功”用為比喻做事猶豫就沒有效果的典故。
漢.司馬遷《史記.趙世家》:“肥義曰:‘臣聞疑事無功,疑行無名。王既定員遺俗之慮,殆無顧天下之議矣。’”
近義詞 疑行無名,疑事無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