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以能問於不能,以多問於寡
拚音 yǐ néng wèn yú bù néng yǐ duō wèn yú guǎ
解釋 於:向。有才能的人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;知識淵博的人向學識膚淺的人請教。比喻不恥下問。
出處 《論語•泰伯》:“以能問於不能,以多問於寡;有若無,實若虛,犯而不校,昔者吾友嚐從事於斯矣。”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自己有能力,有時卻去向無能力的人請教;自己知識豐富,有時卻去向知識缺少的人請教。
意謂虛心向別人學習。
語出《論語.泰伯》:“曾子曰:‘以能問於不能,以多問於寡;有若無,實若虛,犯而不校。昔者吾友嚐從事於斯矣。’”宋.陸九淵《與曹立之》:“凡有血氣,皆有爭心,苟有所長,必自介恃。當其蔽時,雖甚不足道者,猶將挾以傲人,豈可望其‘以能問於不能,以多問於寡’也?”元.宮大用《範張雞黍》一折:“想聖人教人,不過仁義禮智,孝悌忠信而已。足下豈可不知?正是以能問於不能,以多問於寡,自天地開辟以來,聖賢相傳之道。”清.劉開《問說》:“不如己者,問焉以求一得,所謂以能問於不能,以多問於寡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