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
拚音 yī zhǐ bì mù bù jiàn tài shān
解釋 蔽:遮蓋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,連麵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。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體
出處 謝覺哉《關於獨立思考》:“至於全體的事,不管好處多大,總是‘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’。”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指頭腦簡單
典故
同“一葉障目,不見泰山”。
《宋史.王安禮傳》:“今以一指蔽目,雖泰、華在前弗之見。”謝覺哉《關於獨立思考》:“凡是不如個人的意的事就死記在心,把它擴大;至於全體的事,不管好處多大,總是‘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’。”
近義詞 一葉蔽目,不見泰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