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梧丘之魂
拚音 wú qiū zhī hún
解釋 用來比喻無辜的冤魂。
出處 南朝·梁·江淹《詣建平王上書》:“仰惟大王少垂明白,則梧丘之魂,不愧於沉首;鵠亭之鬼,無恨於灰骨。”
典故
《文選》卷三十九江文通《詣建平王上書》唐.李善注引《晏子春秋》曰:“景公畋於梧丘,夜坐睡,夢見五丈夫,倚徙稱無罪。公問晏子,曰:‘昔先公靈公出畋,有五丈夫來,驚獸,悉斷其頭而葬之,命曰:“丈夫丘”。
’命人掘之,五頭同穴。
公令厚葬之,乃恩及白骨。
”參見今本《晏子春秋.雜下》。
畋,打獵,齊景公在梧丘打獵時,夜夢五丈夫前來訴冤。
景公問晏嬰是怎麽回事?晏嬰告訴說,昔靈公外出打獵,因五丈夫驚跑了獵獸,而遭殺戮。
五人同葬,稱“丈夫丘”。
景公聽了,重令厚葬。
此事受到世人的讚揚。
後因用為訴冤或平冤頌德的典故。
南朝梁.江淹《詣建平王上書》:“仰惟大王少垂明白,則梧丘之魂,不愧於沈首;鵠亭之鬼,無恨於灰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