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往者不諫,來者可追
拚音 wǎng zhě bù jiàn lái zhě kě zhuī
解釋 往者:過去的事;諫:規勸;來者:未來的事;猶:還;追:趕上。過去的不能挽回彌補,未來的還是能趕得上的。後多用作鼓勵之辭。
出處 《論語•微子》:“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:‘鳳兮鳳兮,何德之哀!往者不可諫,來者猶可追。已而,已而!今之從政者殆而!’”
典故
《論語.微子》(卷九):“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:‘鳳兮,鳳兮!何德之衰?往者不可諫,來者猶可追。已而,已而!今之從政者殆而!’”
楚國的隱士接輿唱歌勸孔子放棄從政的願望,過去追求仕途已不可挽回,往後糾正還來得及。
後因以“往者不諫(挽救),來者可追”比喻以往無法挽回,今後尚及補救,常用為勸勉人奮起進步。
唐.陳子昂《諫用刑書》:“往者不可諫,來者猶可追。無以臣微而忽其奏,天下幸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