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萬事俱休
拚音 wàn shì jù xiū
解釋 一切事情都罷休。
出處 《五代史平話》:“朱溫未聽得萬事俱休,才聽得後,怒從心上起,惡向膽邊生。”
例子 我到那裏,三言兩句,肯寫休書,~。 元·關漢卿《救風塵》第二折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指完結
典故
休:罷休,完結。
一切都完結了。
形容悲觀失望,不再想有所作為。
《元曲選外編.無名氏〈九世同居〉第二折》:“昨日春今日秋,過中年萬事俱休,空枉了堆金北鬥。”也表示什麽事態也沒有。
《水滸全傳》第四十二回:“不看萬事俱休,才看一看,隻見神廚裏卷起一陣惡風,將那火把都吹滅了。”《西遊記》第四回:“教玉帝封他做齊天大聖,萬事俱休,若還不是此號,定要打上靈霄殿哩!”也作【萬事皆休】。
《洪秀全演義》第十二回:“秀全不聽,萬事皆休,聽了正是魂向天飛,魄隨雲散。”
近義詞 萬事皆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