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天步艱難
拚音 tiān bù jiān nán
解釋 天步:舊指國運、時運。意指國運艱難。
出處 《詩經•小雅·白華》:“天步艱難,之子不猶。”
例子 ~也要走下去……不要緊,還是要走下去的……(二月河《乾隆皇帝》三十八)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天步:舊指國運、時運。
國運艱難。
《詩經.小雅.白華》:“天步艱難,之子不猶。”高亨注:“猶,當讀為媨。《廣雅.釋詁》:‘媨,好也。’不猶,不良。”《晉書.劉元海載記》:“自和安已後,皇綱漸頹,天步艱難,國統頻絕。”《晚清文學叢鈔(傳奇雜劇卷).嬴宗季女〈六月霜.負笈〉》:“天步艱難國步賒,流水無心戀落花。”(賒:遲緩。) 也作【國步艱難】。
《元曲選.關漢卿〈單刀會〉第三折》:“國步艱難,一至於此!”《三朝北盟會編》卷九十四:“國步艱難,金寇猖獗。”梁啟超《羅蘭夫人傳》:“當此國步艱難之時,袞袞英俊,圍爐抵掌,以議大計。”又有【國步多艱】、【國步阽(diàn)危】。
(阽危:危險。)唐.裴光庭《宰相等上尊號表》:“國步多艱,克清內難。”清.顧炎武《與徐甥公肅書》:“憶昔庚辰、辛巳之間,國步阽危,方州互解。”(庚辰、辛巳:明崇禎十三、四年。方州:指國土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