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唐衢痛哭
拚音 táng qú tòng kū
解釋 唐衢 , 唐 中葉詩人,屢應進士試,不第。所作詩意多傷感。見人詩文有所悲歎者,讀後必哭。嚐遊 太原 ,預友人宴,酒酣言事,失聲大哭。時人稱 唐衢 善哭。事見 唐 李肇 《唐國史補》卷中、 白居易 《傷唐衢》詩二首、《舊唐書·唐衢傳》。後用
典故
《太平廣記》卷四九七《唐衢》:“進士唐衢有文學,老而無成,善哭。每發一聲,音調哀切,遇人事有可傷者,衢則哭之,聞者涕泣。嚐遊太原,遇享軍,酒酣乃哭,滿座不樂,主人為之罷晏。(出《國史補》)”
唐衢有才華,但生平無成就,悲痛內發,發聲泄憤,其聲哀怨感人,聞者為之淚下。
後以“唐衢痛哭”指悲慘人生之末途。
宋.陸遊《劍南詩稿》卷三十八《冬日感興十韻》:“唐衢惟痛哭,莊舃正悲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