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水陸俱備
拚音 shuǐ lù jù bèi
解釋 水:指水產,海味;陸:指陸產,山珍;俱:全。各種山珍海味都有。形容宴席上菜肴豐盛。
出處 唐·白居易《輕肥》詩:“尊罍溢九醞,水陸羅八珍。”元·劉唐卿《降桑椹蔡順奉母》第一折:“我打了個料帳,去那街市上,不一時把那應用的按酒果品,都買將來,安排的水陸俱備。”
例子 大王今日~,大宴群臣,四方異物極多,內中欠少何物,貧道願取之。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六十八回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菜肴豐富
典故
水:指水產、海味。
陸:指陸產、山珍。
各種山珍海味都有。
形容宴席上菜肴豐盛。
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“當日王都尉府中準備筵宴,水陸俱備。”也作【水陸畢陳】。
(畢陳:都陳列出來。)《三國誌通俗演義.司徒王允說貂嬋》:“(王)允拜謝歸家,水陸畢陳,於前廳正中設座,錦繡鋪地,內外各設幃幕。”又有【幹鮮水陸】。
(幹鮮:指幹菜幹果和鮮菜鮮果。)《紅樓夢》第六十三回:“那四十個蝶子……裏麵自是山南海北幹鮮水陸的酒饌(zhuàn)果菜。”(饌:食物。)
近義詞 水陸畢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