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
拚音 shū bù jìn yán yán bù jìn yì
解釋 書:書信。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。指語言、文字不容易完全確切地表達思想內容。
出處 《周易•係辭上》:“子曰:‘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,然則聖人之意,其不可見乎?’”
典故
書:書麵文字。
也指書信。
文字所寫的,不能完全表達出口裏所說的,口裏所說的,不能完全表達出心中所想的。
表示話雖寫完說完而意猶未盡。
常用於書信的結尾。
語出《易.係辭上》:“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。”《梁書.侯景傳》:“臣聞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。然則意非言不宣,言非筆不盡。”唐.駱賓王《夏日遊德州贈高四並序》:“夫在心為誌,發言為詩。書有不得盡言,言有不得盡意。”清.章學誠《文史通義.師說》:“古人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,竹帛之外,別有心傳。”也單引 ① 〔書不盡言〕。
《三國演義》二六回:“書不盡言,死待來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