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誓泉之譏
拚音 shì quán zhī jī
解釋 《左傳·隱公元年》載: 鄭 共叔段 欲襲 莊公 , 武薑 將開啟城門為內應,事敗, 莊公 “遂寘 薑氏 於 城潁 ,而誓之曰:‘不及黃泉,無相見也!’既而悔之。”後以“誓泉之譏”指因對母親說過絕情誓言而受到的譏刺。《後漢書·何敞傳》:“上
典故
《左傳.隱公元年》:“(莊公)遂置薑氏於城潁,而誓之曰:‘不及黃泉,無相見也。’既而悔之。”潁考叔想出一個辦法對鄭莊公說:“君何患焉,若掘地及泉,隧而相見,其誰曰不然?”
春秋時,鄭莊公母薑氏替莊公弟共叔段襲擊莊公奪取王位作內應,事泄失敗,莊公便把母親安置在城潁,並發誓說不到黃泉不與母親相見。
莊公後來後悔此話說過頭了,便采納潁考叔的建議,掘地在隧道中與母親相見,於是母子關係恢複如初。
潁考叔,是春秋初鄭國潁穀掌管封疆的官吏。
後以“誓泉之譏”用為臣下批評封建君主不善於處理好與母親關係的代稱。
《後漢書.何敞傳》:“後拜為尚書,複上封事曰:‘上不欲令皇太後損文母(指周文王妃太姒,為後妃有德之美稱)之號,陛下有誓泉之譏;下使憲等得長保其福祐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