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泥馬渡江
拚音 ní mǎ dù jiāng
解釋 相傳 靖康 之變, 康王 ( 高宗 趙構 )質於 金 ,與 金 太子同射。 康王 三矢俱中, 金 人以為此必揀選宗室之長於武藝者冒名為之,留之無益,遣還。 康王 得脫,奔竄疲困,假寐於 崔府君廟 中,夢神人曰:“ 金 人追及,速去之。已備
典故
宋.辛棄疾《南渡錄》:“宋徽宗第九子康王構,質於金,間道奔竄,倦息崔府君廟。有馬在側,王躍馬南馳,一日行七百裏。河既渡而馬不前,下視之,泥馬也。”
據清.趙翼《陔餘叢書.高宗泥馬渡江之訛》則提出不同的說法:趙構再度使金,至磁州,留守宗澤勸留,不從。
澤乃借神以止之,曰:此間有崔府君廟,甚靈,可以卜珓。
是夜人報廟中泥馬銜車輦等物填塞去路。
康王因止不前。
民間關於“泥馬渡康王”的傳說,是根據《南渡錄》而來。
後因用為典實。
清.錢彩《說嶽全傳》第二十回“金營神鳥引真主,夾江泥馬渡康王”:“天樞拱北辰,地軸趨南曜。神靈隨默祐,泥馬渡江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