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口不言錢
拚音 kǒu bù yán qián
解釋 形容廉潔清高,不講錢財。
出處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規箴》:“王夷甫雅尚玄遠,常疾其婦貪濁,口未嚐言錢。婦欲試之,令婢以錢繞床,不得行。夷甫晨起,見錢閡行,令婢:‘舉阿堵物!’”
例子 郭氏恃勢作威,貪鄙無厭,衍以妻為非,~。 蔡東藩《兩晉演義》第十回
典故
主謂 形容清高廉潔,不講錢財。
語本《晉書·王衍傳》載:“王衍標榜清廉,從不說‘錢’字。其妻郭氏趁他睡熟時,把一串串銅錢繞床堆放在地下,使他無法下床行走,逼他說出一個“錢”字。
王衍醒來,見此情景,喚來婢女,指著床前的錢說:‘舉卻所堵物。
’”[例]他表麵~,但暗地裏卻貪汙受賄。
△褒義。
用於形容品性高潔,不存貪財之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