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孔席不暖,墨突不黔
拚音 kǒng xí bù nuǎn mò tū bù qián
解釋 原意是孔子、墨子四處周遊,每到一處,坐席沒有坐暖,灶突沒有熏黑,又匆匆地到別處去了。形容忙於世事,各處奔走。
出處 《文子•自然》:“孔子無黔突,墨子無暖席。”漢·班固《答賓戲》:“是以聖哲之治,棲棲遑遑,孔席不暖,墨突不黔。”
典故
《淮南子.脩務訓》:“孔子無黔突,墨子無暖席。”又《文選.班固〈答賓戲〉》:“是以聖哲之治,棲棲遑遑,孔席不暖,墨突不黔。”李善注引韋昭曰:“暖,溫也。言坐不暖席也。《文子》曰:‘墨子無黔突,孔子無暖席,非以貪祿慕位,欲起天下之利,除萬民之害也。’”後因以“孔席不暖,墨突不黔”謂誌在濟世,奔忙不歇。
唐 韓愈《爭臣論》:“自古聖人賢士……孜孜矻矻,死而後已。故禹過家門不入,孔席不暇暖,而墨突不得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