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孤蓬自振
拚音 gū péng zì zhèn
解釋 蓬:蓬草。單棵的蓬草,隨風飄零,尚要振作。比喻失意的不甘沉淪,奮力振作,欲有所作為。
出處 南朝·宋·鮑照《蕪城賦》:“白楊早落,塞草前衰,棱棱霜氣,簌簌風威,孤蓬自振,驚砂坐飛。”
例子 西河舞劍氣淩雲,~唯有君。 唐·蘇渙《贈零陵僧》
典故
振:起。
原指單棵的蓬草被風從地上連根拔起。
後用以比喻劍客的舞姿或草書的筆勢強勁有力,變幻莫測。
唐.沈亞之《敘草書送山人王傳乂》:“昔張旭善草書,出見公孫大娘舞劍器渾脫,鼓吹既作,言能使孤蓬自振、驚沙坐飛,而旭歸為之書則非常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