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掉頭不顧
拚音 diào tóu bù gù
解釋 掉:擺動;顧:回頭看,瞻望。擺動著手臂,頭也不回。形容毫無眷顧,態度堅決。
出處 宋·劉過《沁園春·寄辛丞旨,時承旨招,不赴》:“二公者,皆掉頭不顧,隻管銜杯。”
例子 他們會喜歡看你,不會像現在那樣~了。 茅盾《從牯嶺到東京》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的態度
典故
形容毫不可惜地決意舍去。
茅盾《從牯嶺到東京》: “將他們的痛苦愉樂用比較不歐化的句子寫出來……他們會喜歡看你,不會象現在那樣掉頭不顧了。” ●《史記·孟嚐君列傳》: “〔馮驩〕曰:‘生者必有死,物之必至也; 富貴多士,貧賤寡友,事之固然也。君獨不見夫趣市朝者乎? 明旦,側肩爭門而入; 日暮之後,過市朝者掉臂而不顧。非好朝而惡暮,所期物忘其中。” 趣: 通 “趨” ,奔赴。
掉臂: 甩著胳膊走。
齊湣王為流言所惑,免孟嚐君相。
昔日門客紛紛離去。
後湣王恢複其官爵,門客馮驩(huan)前往迎接,孟嚐君頗有感觸地說,平日養食客三千,一旦遭貶,皆棄我而去。
馮驩則認為,富貴多士、貧賤寡友是理所當然的,不足為怪,並以人們趕集作譬。
近義詞 掉臂不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