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地盡其利
拚音 dì jìn qí lì
解釋 盡:盡力,充分。使土地、山川、地麵上下物質資源充分發揮其作用。
出處 孫中山《上李鴻章書》:“人能盡其才,地能盡其利,物能盡其用,貨能暢其流,此四事者,富強之大經,治國之大本也。”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政策等
典故
使土地、山水等自然環境充分發揮作為利源的作用。
指發展農、副業生產,興修水利,開采礦藏等。
孫中山《上李鴻章書》:“人能盡其才,地能盡其利,物能盡其用,貨能暢其流。此四事者,富強之大經,治國之大本也。”又有【地無遺利】。
指地麵上下的利源全部予以開發利用,沒有遺漏。
清.馮桂芬《校邠(bīn)廬抗議》:“人無棄材,地無遺利,君民不隔,名實必副。”
近義詞 地無遺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