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以己之心,度人之心
拚音 yǐ jǐ zhī xīn dù rén zhī xīn
解釋 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心思。
出處 《中庸》“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”宋·朱熹注:“以己之心度人之心,未嚐不同,則道之不遠於人者可見。故己之所不欲,則勿以施至於人。”
例子
朱吟秋
卻在那裏微笑;他聽得孫吉人提到了什麽長途汽車,什麽礦山,他便老實斷定孫吉人的辦銀行是‘淴浴主義’;他是最會以己之心,度人之心的。
★茅盾《子夜》三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處事
典故
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心思。
《中庸》“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”宋 朱熹注:“以己之心度人之心,未嚐不同,則道之不遠於人者可見。故己之所不欲,則勿以施之於人。”茅盾《子夜》三:“朱吟秋卻在那裏微笑;他聽得孫吉人提到了什麽長途汽車,什麽礦山,他便老實斷定孫吉人的辦銀行是‘淴浴主義’;他是最會以己之心度人之心的。”亦作“以己之心,度人之腹”。
明 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.藝林學山八》:“楊(楊慎)以朱(朱熹)忌而毀之,豈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乎!”巴金《隨想錄.一談〈望鄉〉》:“這真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。這是極其可悲的民族虛無主義!”亦省作“以己度人”。
明 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.丹鉛新錄二》:“醋溝,方(方回)但言未知,未嚐自以為知也。用修(楊慎字)逆探譏之,得無以己度人乎!”清 王夫之《讀通鑒論.漢高帝二》:“積忮害者,以己度人,而疑人之忮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