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一介之士
拚音 yī jiè zhī shì
解釋 一個微末的士人。指忠心正直的人。
出處 漢·趙曄《吳越春秋·勾踐入臣外傳》:“彼越王者一節之人,範蠡一介之士。”
例子
自湖南軍興,一介之士,長官倒屣。
★清·王闓運《長沙攸縣慶都龍君行狀》
語法 作賓語;指忠心正直的人
典故
一介:一個,用作謙詞,表示藐小、卑賤。
士:舊指讀書人。
指一個卑微的士人。
清.王夫之《讀通鑒論.唐德宗》:“唯君相可以造命,豈非君相而無與於命乎?修身以俟命,慎動以永命,一介之士莫不有造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