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一穀不升
拚音 yī gǔ bù shēng
解釋 指歉收。
出處 《榖梁傳·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一穀不升謂之嗛,二穀不升謂之饑,三穀不升謂之饉,四穀不升謂之康,五穀不升謂之大侵。”
例子 無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指歉收。
《榖梁傳.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一穀不升謂之嗛。”亦作“一穀不登”。
《管子.揆度》:“神農之教曰:‘一穀不登減一穀,穀之發什倍。’”《後漢書.伏湛傳》:“〔伏湛〕謂妻子曰:‘夫一穀不登,國君徹膳,今民皆饑,奈何獨飽?’”按:《廣雅.釋天》:“一穀不升曰歉,二穀不升曰饑,三穀不升曰饉,四穀不升曰㱂,五穀不升曰大侵。”
近義詞 一穀不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