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頭足異處
拚音 tóu zú yì chǔ
解釋 指被斬。
出處 戰國·楚·屈原《楚辭·國殤》:“首身離兮心不懲。”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漢王借兵而東下,殺成安君泜水之南,頭足異處,卒為天下笑。”
例子 傳首邊庭,~,亦足為臨難鮮忠者之戒矣。 《明史•熊廷弼傳》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指被殺頭
典故
謂被斬。
《史記.淮陰侯列傳》:“漢王借兵而東下,殺成安君 泜水之南,頭足異處,卒為天下笑。”《晉書.劉牢之傳》:“孰若翻然改圖,保其富貴,則身與金石等固,名與天壤無窮,孰與頭足異處,身名俱滅,為天下笑哉!惟君圖之。”亦作“頭足異所”。
漢 劉向《說苑.雜言》:“武王伐紂,四子身死牧之野,頭足異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