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日月無光
拚音 rì yuè wú guāng
解釋 連太陽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。比喻極其黑暗。
出處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內篇·登涉》:“所謂白日陸沉,日月無光,人鬼不能見也。”
例子 其日壞了太子,感得天昏地暗,~,天雷大震,慘霧漫漫。 《武王伐紂平話》中卷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、狀語;多用於比喻句
典故
主謂 連太陽、月亮都失去了光輝。
比喻非常黑暗。
《武王伐紂平話》卷中:“其日壞了太子,感得天昏地暗,~,天雷大震,慘霧漫漫,愁雲黯黯,悲風颯颯,怨氣淩空。”△貶義。
多用於國家政治。
→日月蔽虧 ↔日月重光 河清海晏
近義詞 天昏地暗
反義詞 陽光燦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