猶豫的近義詞是什麽?
猶豫的近義詞: 徘徊,狐疑,觀望,夷由,猶疑,彷徨,動搖,夷猶,徬徨,遲疑,遊移,躊躇。
猶豫
◎猶移。遲疑不決。◎遲疑不決。因猶豫為雙聲字,以聲取義而無本字,故也作“由豫”、“遊預”、“遊豫”、“猶夷”、“猶與”。猶豫,漢語詞匯,拚音yóuyù。釋義:指遲疑,不果斷,缺少主見,對事難以做決定。唯唯諾諾,自己缺少對事情的看法,見解。常表現為喜歡詢問他人建議,...
徘徊
1.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。2.比喻猶豫不決。3.危險常顧。1.往返回旋;來回走動。2.猶彷徨。遊移不定貌。3.流連;留戀。4.安行貌;徐行貌。5.猶回環。6.見“徘徊花”。1.來回走動。也作“裴回”。2.流連。唐 · 李白〈月下獨酌〉詩:“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亂。”也作“裴回”。3.縈繞...
狐疑
1.狐性多疑,每渡冰河,且聽且渡。後用以稱遇事猶豫不決。2.又。◎狐狸生性多疑,故以狐疑形容人因多疑而猶豫不決。狐疑,漢語詞匯。拚音:hú yí指狐性多疑,每渡冰河,且聽且渡。後用以稱遇事猶豫不決。
觀望
1.置身事外靜觀事態發展。2.張望。1.觀瞻;外觀。2.眺望;觀看;張望。3.謂懷著猶豫不定的心情觀看事態發展。1.靜觀事變,以待決定。2.遲疑不決。觀望:中文詞語觀望:諷刺漫畫觀望,指置身事外靜觀事態發展。見明 何景明 《倪氏墓誌銘》:“威既立顯前緒,蔚有觀望。”
夷由
1.亦作“夷猶”。猶豫;遲疑不前。2.從容自得。3.鼯鼠的別名。1.遲疑不決。也作“夷猶”。2.鼯鼠。yí yóu ㄧˊ ㄧㄡˊ夷由從容自得
猶疑
◎見“猶豫”◎遲疑不決。大意是猶豫、遲疑 不果斷 指的是做事或決斷時麵臨多重選擇而遲遲無法下判斷。
彷徨
1.徘徊,走來走去,不知道往哪裏走好。2.猶豫不決。1.徘徊不前。也作“旁皇”、“傍偟”、“徬徨”。2.翱翔。《彷徨》是近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小說集,於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初版,列為作者所編的《烏合叢書》之一,後編入《魯迅全集》。《彷徨》中共收了《祝福》、《在酒樓上》...
動搖
1.在兩種對立的意見之間或在兩條對立的行動路線之間搖擺不定。2.不堅定,不穩固。3.使不堅定。1.有所動作。2.不穩固;不堅定。3.指使之不穩固,或使之不堅定。4.搖擺;晃動。5.指形體的活動。1.搖擺晃動。2.不穩固、不堅定。動搖,動詞,漢語詞匯。拚音:dòng yáo基本解釋:一般...
夷猶
1.猶豫遲疑不前。也作“夷由”2.從容不迫。1.遲疑不決。也作“夷由”。2.從容不迫的樣子。夷猶,詞語。猶豫遲疑不前。也作“夷由”。從容不迫。鼯鼠的別名。
徬徨
1.徘徊。來回行走。2.徘徊。心神不寧貌。◎徘徊不前。《初刻拍案驚奇.卷四》:“崔生疑心有甚奸情事了,不勝忿怒,遂走出堂前,走來走去,正自徬徨。”也作“彷徨”。
遲疑
◎猶豫不決。◎遊移不定。遲疑,亦作“遟疑”,漢語詞匯。拚音:chí yí指猶豫;拿不定主意。
遊移
◎猶豫不決,舉棋不定;躊躇;左右搖擺。1.遲疑不決,主意不定。2.更改、更動。“遊移”是一個漢語詞匯,拚音是yóu yí,意思主要指思想或態度上的不堅定、不穩定,表現為猶豫不決、舉棋不定或者左右搖擺。具體解釋如下:思想猶豫不決指人在麵臨選擇時無法迅速做出決定,態度不夠...
躊躇
1.猶豫不決。2.思量,考慮。3.停留;徘徊不前。4.得意的樣子。5.痛心;心情不愉快。1.動詞猶豫不決。2.形容詞自得的樣子。躊躇,漢語詞匯,拚音為 chóu chú,英文對應為 hesitate。其含義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麵:一是指猶豫不決,難以下定決心;二是指思考、權衡。此外,還可形容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