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詞 第22頁
狗仗人勢
◎狗依仗主人的威勢亂咬人。比喻假借權勢欺淩弱小。◎比喻倚仗權勢欺人。
狗尾續貂
◎貂為一種皮毛珍貴的動物,皇帝的侍從用貂尾作帽子的裝飾。據《晉書 · 趙王倫傳》記載,當時由於任官太濫,貂尾不足,就用狗尾代替。當時人們就用民諺“貂不足,狗尾續”加以諷刺。後用以比喻拿不好的續在好的東西後麵,顯得好壞不相稱。1.亦作“狗續貂尾”。亦作“狗...
三顧茅廬
◎東漢末,劉備三次往隆中(山名,在今湖北襄陽)聘請隱居於草廬的諸葛亮出來幫助打天下。後用來指誠心誠意再三邀請或訪問。◎漢末劉備往訪諸葛亮,凡三次,才得見。見也作“茅廬三顧”、“草廬三顧”、“三顧草廬”。
歎為觀止
◎讚歎觀賞的對象精妙之極、完美之至。◎春秋時,吳國季劄在魯國欣賞各種樂舞。看到舜時的樂舞,十分讚歎,說看到這裏就夠了,其他的樂舞就不必看了。典出《左傳 · 襄公二十九年》。後指讚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,無與倫比。
絞盡腦汁
◎用盡心思。◎形容費盡腦力,盡心思考。
挑釁
◎尋釁生事,蓄意引起爭鬥。◎故意惹起爭端。挑釁是一個漢語詞匯,拚音是tiǎo xìn。指借端生事,企圖引起衝突或戰爭。辨析:挑逗含有玩鬧之意,挑釁指借端生事。出自明 張景 《飛丸記 · 埋輪沒產》。
折服
1.使屈服或服從。2.信服;心服。1.說服,使他人屈服。2.佩服、信服。折服是一個漢語詞匯,讀音為zhé fú,指信服;心服;製服;說服;使人從心裏屈服或服從。《嘯亭雜錄 · 章嘉喇嘛》等均有記載。
如夢初醒
1.像剛從夢中醒來。比喻從糊塗、錯誤的認識中醒悟過來。2.亦作“如夢方醒”“如夢初覺”◎好像從睡夢中剛醒過來。比喻從糊塗、錯誤的認識中恍然大悟。也作“如夢方醒”、“如夢初覺”。
統一
◎使成一體。◎使零散、分離的統合為一體。部分聯成整體,分歧歸於一致;一致的,整體的,單一的。
一路
1.在整個的行程中;沿路。2.貫穿旅程。3.同一類。4.同一方向進行,走同樣路。5.一起(來、去、走)6.一列。1.一條道路。2.引申為一種途徑。3.沿途。4.引申為謂事物在整個的進程中。5.一類;同一類。6.猶言一帶或一個方麵。7.一邊;一麵。8.一起。1.同路。2.同類。3.同夥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