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詞 第156頁

賭氣

◎因不滿或受指責用任性行動來表示心中有氣。◎負氣、意氣用事。元 · 武漢臣也作“賭鱉”、“氣賭”。《賭氣》是著名詞作家胡新海、劉新圈作詞,著名作曲家石焱作曲的一首原創歌曲,胡新海演唱。胡新海,主要詞作有《你那裏下雪了嗎》等。劉新圈,主要詞作《套馬杆》《...

後來居上

◎原謂資格淺的新人反居資格老的舊臣之上,有諷刺用人不當之意。後來用為稱讚後來的勝過先前的。1.謂資格淺的新進反居資格老的舊臣之上。2.後來的超過先前的。◎本指堆積柴火時,後搬來的反而在上麵。語本後用以諷刺用人不當,使新進之人位居舊臣之上。清 · 李漁亦用以...

隱居

◎退居鄉裏,不肯出仕。退居山野。1.深居鄉野不出仕。2.指隱士的住所。◎退居山野,不問世事。隱居是一個漢語詞匯,拚音是 yǐn jū,意思是退居鄉裏或鄉野,深居不肯出仕。或指出世,不關注世俗之事的生活。也是華夏道家哲學術語。

咕噥

◎由於嘴很少動,說出難於聽懂的話。1.小聲說話。2.撅著,鼓起。◎小聲說話,含糊不清。咕噥,意為小聲地說話(多指自言自語,並帶不滿情緒)。

猜忌

◎猜疑忌妒。◎因不信任他人,而猜想其將不利於自己。也作“猜嫌”。猜忌,漢語詞匯。拚音:cāi jì指猜疑妒忌。見《後漢書 · 申屠剛傳》:“平帝時,王莽專政,朝多猜忌。”

嗔怪

1.責怪。2.強烈的非難。◎責怪。嗔怪(chēn guài),意思是責怪。形聲,從口,真聲。本義為發怒、生氣。嗔怪也指強烈的非難。

大惑不解

◎《莊子 · 天地》:“大惑者終身不解。”指迷惑大的人一輩子都不會解悟,後來用“大惑不解”指對某事物覺得很離奇不可理解(多用來表示不滿或質問)◎十分糊塗、迷惑,不懂道理。語本後用以指對事物感到非常疑惑,無法了解。宋 · 陸遊〈與趙都大啟〉:“伏念某下愚無知...

不平則鳴

◎對不公平的事表示憤慨,提意見。◎人遇到不公平的事物,則奮起申訴、抗議。

恨鐵不成鋼

◎比喻對人抱著很大的希望,恨他不長進。◎憾恨鐵煉不成鋼。指對期望的人不成器,感到焦急不滿,而有所責求、惋惜之意。

死心

1.不再寄托希望;斷了念頭。2.盡心。3.效死之心。1.效死之心。2.竭誠盡心。3.謂下最後決心。4.斷絕意念。1.斷絕意念。2.竭誠盡意,報效至死的決心。【讀音】sǐ xīn【詞性】形容詞,動詞基本解釋不再寄托希望;斷了念頭;盡心;效死之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