款識

詞語“款識”的意思和解釋。

款識的概述

kuǎn zhì

ㄎㄨㄢˇ ㄓˋ

詞語解釋

款識kuǎn zhì

古代鍾鼎彝器上鑄刻的文字。在書畫上的題名

引證解釋

款識

1.古代鍾鼎彝器上鑄刻的文字。另有二說:(1)款在外,識在內。(2)花紋為款,篆刻為識。參閱 清 · 方以智 《通雅 · 器用八》

史記 · 孝武本紀》:“鼎大異於眾鼎,文鏤毋款識。”非駰 集解引 韋昭 曰:“款,刻也。”司馬貞 索隱:“按:識猶表識也。”宋 ·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 · 記文》:“一夜雷電風雨暴作,翼旦山折泉湧急流中得一古器篆文款識甚奇。”明 · 陶宗儀 《輟耕錄 · 古銅器》:“所謂款識,乃分二義:款,謂陰字,是凹入者,刻畫成之;識,謂陽字,是挺出者。”

2.在書畫上的題名。

清 · 龔自珍 《觀“邃園修禊”卷子同年生徐編修屬書卷尾》詩:“一花一石有款識,袖中拓本春煙昏。”許地山 《銀翎底使命》:“但那上頭不特地址沒有甚至上下款識也沒有。”

國語辭典

款識kuǎn zhì

1.鍾鼎彝器上所刻的文字和花紋。凹者為款,凸者為識。

2.書畫上的落款題字

網絡解釋

款識

款識,漢語詞匯。

拚音:kuǎn zhì

釋義:1、是指古代鍾鼎彝器上鑄刻的文字。顏師古注:“款,刻也;識,記也。”2. 在書畫上的題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