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 |
道:道義;寡:少。站在正義方麵,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;違背正義,必陷於孤立。 |
得人者昌,失人者亡 |
人:指人心。得人心的就能興隆,失去人心的就要滅亡。 |
東隅已逝,桑榆非晚 |
東隅:指日出處,表示早年。桑榆:指日落處,表示晚年。早年的時光消逝,如果珍惜時光,發憤圖強,晚年並不晚。 |
冬寒抱冰,夏熱握火 |
形容刻苦自勉。 |
獨此一家,別無分店 |
原是一些店鋪招攬生意的用語,向顧客表明他沒分店,隻能在他這一家店裏買到某種商品。泛指某種事物隻有他那兒有,別處都沒有。 |
餓死事小,失節事大 |
失節:原為封建禮教指女子失去貞操,後泛指失去節操。貧困餓死是小事,失節事情就大了。 |
耳聞是虛,眼觀為實 |
親自聽到的還不足為信,隻有親眼看到的才是真實可靠的。 |
二虎相鬥,必有一傷 |
兩隻凶惡的老虎爭鬥起來,其中必有一隻受傷。比喻敵對雙方實力都很強,激烈鬥爭的結果,必有一方吃虧。 |
二人同心,其利斷金 |
比喻隻要兩個人一條心,就能發揮很大的力量。 |
翻手為雲,覆手為雨 |
形容人反複無常或慣於耍手段。 |
方以類聚,物以群分 |
方:方術,治道的方法;物:事物。原指各種方術因種類相同聚在一起,各種事物因種類不同而區分開。後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質分門別類 |
防民之口,甚於防川 |
防:阻止;甚:超過。阻止人民進行批評的危害,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。指不讓人民說話,必有大害。 |
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 |
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。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,決心改過,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。 |
焚林而田,竭澤而漁 |
竭:使……幹涸;漁:打魚。燒毀森林捕捉野獸,排幹湖水去捕捉魚。比喻隻顧眼前的利益,無止境地索取而不留餘地。 |
風高放火,月黑殺人 |
風高:風非常大。月黑:指黑夜。趁風大放火,趁黑夜殺人。形容盜匪趁機作案的行徑。 |
風聲鶴唳,草木皆兵 |
唳:鳥鳴。聽到風聲和鶴叫聲,都疑心是追兵。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。 |
佛是金妝,人是衣妝 |
指佛靠金子裝點,人靠衣飾打扮。比喻人內裏不足,要靠外表。 |
福不重至,禍必重來 |
福不會接連而來,禍災卻會接踵而至。 |
蝮蛇螫手,壯士解腕 |
手腕被腹蛇咬傷,便立即截斷,以免毒液延及全身,危及生命。比喻事到緊要關頭,必須下決心當機立斷。也比喻犧牲局部,照顧全局。 |
攻其一點,不及其餘 |
對於人或事不從全麵看,隻是抓住一點就攻擊。多指有偏見的批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