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以規矩,不能成方圓 |
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。 |
不在其位,不謀其政 |
不擔任這個職務,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範圍內的事情。 |
不知有漢,何論魏晉 |
不知道有漢朝,三國魏及晉朝就更不知道了。形容因長期脫離現實,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無所知。也形容知識貧乏,學問淺薄。 |
不自由,毋寧死 |
如果失去自由、主權,寧可去死。 |
藏之名山,傳之其人 |
把著作藏在名山,傳給誌趣相投的人。 |
差以毫厘,失之千裏 |
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,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。 |
差之毫厘,謬以千裏 |
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,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。 |
蟬翼為重,千鈞為輕 |
把蟬的翅膀看成是重的,三萬斤的重量看成是親輕的。喻指是非顛倒,真偽混淆。 |
成人不自在,自在不成人 |
人要有成就,必須刻苦努力,不可安逸自在。 |
成事不足,敗事有餘 |
指辦不好事情,反而把事情弄糟。 |
成也蕭何,敗也蕭何 |
蕭何:漢高祖劉邦的丞相。成事由於蕭何,敗事也由於蕭何。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。 |
成則為王,敗則為賊 |
舊指成功了就是合法的,失敗了就是非法的。 |
城門失火,殃及池魚 |
城門失火,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,水用完了,魚也死了。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。 |
乘興而來,敗興而歸 |
興:興致,興趣。趁著興致來到,結果很掃興的回去。 |
吃一塹,長一智 |
塹:壕溝,比喻困難、挫折。受一次挫折,增長一分見識。 |
尺蚓穿堤,能漂一邑 |
蚯蚓雖小,但它把堤岸穿透了,就能把整個城市淹沒。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,就會引起大禍。 |
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 |
短:不足,長:有餘。比喻各有長處,也各有短處,彼此都有可取之處。 |
重足而立,側目而視 |
重足:雙腳並攏;側目:斜著眼睛。形容畏懼而憤恨的樣子。 |
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 |
眼紅:激怒的樣子。仇敵碰在一起,彼此更加激怒。 |
春生夏長,秋收冬藏 |
春天萌生,夏天滋長,秋天收獲,冬天儲藏。指農業生產的一般過程。亦比喻事物的發生、發展過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