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為萬物之靈 |
靈:聰明,通曉事理。`16``1`人類是萬物中最靈秀的。語出《書.泰誓上》:“惟人萬物之... |
人之初,性本善 |
儒家孔孟學派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。語出俗傳宋王應麟《三字經》: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... |
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|
人的毛病在於喜歡做別人的老師。語出《孟子.離婁上》:“孟子曰:‘人之患在好為人師... |
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|
幾希:很少。`16``1`人和禽獸不同的地方隻有一點點。`16``1`意謂人與禽獸的差別在於“... |
人之有學,猶木之有枝葉 |
其他 有學,有真才、實學。人有真才實學可為他人造福,就像樹有繁枝茂葉可為人們蔽蔭一... |
人亡弓,人得之 |
比喻此處有失而彼處有得。宋李清照《金石錄後序》: “然有有必有無,有聚必有散,乃理... |
人人得而討之 |
討:討伐。參見[人人得而誅之]。 |
人人自以為得大將 |
各人都認為自己會被任命為大將。`16``1`形容人們自我估價很高。語出《史記.淮陰侯列傳... |
人前隻說三分話,未可全拋一片心 |
見【逢人且說三分話,未可全拋一片心】(313頁)。 |
人取我與,人棄我取 |
見“人棄我取,人取我與①、②”。 |
人命危淺,朝不慮夕 |
淺:指時間短暫。比喻人快要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將滅亡。 |
人平不語,水平不流 |
人得其平就不言語,水得其平就不流動。`16``1`意猶“物不得其平則鳴”。語出宋.普濟《... |
人棄我取,人取我與 |
與:給。人家不要,我拿過來;人家需要,我再拿出去。原指商人善於投機,牟取暴利。宋... |
人心不同如其麵 |
參見[人心不同,各如其麵]。 |
人心不同,如其麵焉 |
人的思想各不相同,就像人的麵孔各不相同一樣。語出《左傳.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子產曰... |
人心不同,有如其麵 |
參見[人心不同,各如其麵]。 |
人心似鐵,官法似爐 |
其他 即使人心像鐵一樣堅硬,也抵抗不過像熔爐那樣的法律。元·白樸《牆頭馬上》4折:... |
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 |
危:危險。道:指自然之道。微:精妙。`16``1`意謂人為物欲所蔽,其心危而不安;而大自... |
人情薄於紙 |
參見[人情澆薄]。 |
人無完人,金無足赤 |
完人:十全十美的人。足赤:成色十足的金子。就像金子沒有成色很純的,人也沒有十全十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