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市牙郎 |
亦省稱“ 互市郎 ”。亦省稱“ 互郎 ”。古時互市交易的中間介紹人。《舊唐書·安祿山... |
戶曹尚書 |
古代官職名。相當於後世的戶部尚書。《三國誌·吳誌·孫休傳》:“ 休 升便殿,謙不即... |
護階君子 |
麥門冬、鹿蔥的別名。 宋 陶穀 《清異錄·草木》:“ 常保衡 呼麥門冬、鹿蔥為護階君子... |
護法金剛 |
執金剛杵(杵為古 印度 武器)守護佛法的天神。即今佛寺山門前所塑的守護神。見《大寶積... |
護法善神 |
宋 呂惠卿 的別稱。 宋 王安石 行新法,及罷相, 呂惠卿 代之,守其成法,故稱。《宋史... |
呼圖克圖 |
亦作“ 呼土克圖 ”。蒙語xutugtu音譯。意為有壽者。 清 王朝授於藏族及蒙古族喇嘛教大... |
呼畢勒罕 |
亦作“ 呼必勒罕 ”。蒙語xubilgan音譯。意為轉世或化身。指喇嘛教中活佛轉世再生,亦... |
呼紅喝綠 |
形容大聲叫嚷。《黑籍冤魂》第二三回:“約有二三十人,呼紅喝緑,到那搶刼的地方,高... |
弧旌枉矢 |
謂以竹弓張懸旌旗的縿幅,並在弓衣上繪流矢,作弧矢星狀,以象征武事。一說,在旌旗上... |
忽忽悠悠 |
(1).形容神誌恍惚。 穀峪 《強扭的瓜兒不甜》:“﹝她﹞腦子裏發燒,忽忽悠悠,不知自... |
狐尾單衣 |
古代一種後裾曳地的衣服。《後漢書·梁冀傳》:“ 冀 亦改易輿服之製,作平上軿車,埤... |
狐羣狗黨 |
喻勾結在一起的壞人。 元 尚仲賢 《氣英布》第四折:“喒若不是扶 劉 鋤 項 ,逐著那狐... |
狐襟貉袖 |
泛指毛皮製成的衣服。 唐 劉商 《胡笳十八拍》之五:“狐襟貉袖腥復膻,晝披行兮夜披臥... |
虎咽狼飡 |
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《全元散曲·耍孩兒·拘刷行院》:“虎嚥狼飡勝似趁熟,嚾... |
虎溪三笑 |
佛門傳說。 虎溪 在 廬山 東林寺 前,相傳 晉 僧 慧遠 居 東林寺 時,送客不過溪。一日... |
虎聲虎氣 |
形容說話態度粗魯。 郭沫若 《屈原》第五幕:“ 嬋娟 :‘我不願意同你講話,我不願意... |
虎目豕喙 |
古人謂貪婪無厭之相。《國語·晉語八》:“ 叔魚 生,其母視之,曰:‘是虎目而豕喙,... |
虎虎勢勢 |
形容勇猛的樣子。 梁斌 《紅旗譜》一:“老人家聽得 老祥大伯 說,貓著腰,虎虎勢勢地... |
虎擲龍挐 |
擲:騰躍。挐:抓。比喻群雄紛相爭鬥。 |
虎鬭龍爭 |
比喻群雄互相爭鬥。 元 金仁傑 《追韓信》第四折:“再休誇 桀 紂 起刀兵,謾説 吳 越... |